close

沒見過咖啡樹,咖啡果實,也很少喝咖啡,完全是門外漢,因為岳父在山坡地種了數十棵阿拉比卡的咖啡樹,

才開始有了基本的認識。咖啡從育種苗,大約3到4年後開始結果,到了產季(10月到次年4月),可見樹梢有紅綠相間的果實,紅澄澄地真討喜

於是出動超可愛童工,著手採收

採果以深紅色果實為主,

採收後倒進水盆踩踏,泡水2天(果肉有酵素黏液,咖啡豆因為泡水發酵可促進風味),下圖約30台斤(18公斤)的果實。

 

開始做手工,以手工將果皮分開,要有耐心,在工作之餘,可修身養性,通常6、7公斤的果實要5個小時左右,橫豎就挑閒暇時修身養性,有時還可悟出案件的曙光。

將浮在水面上的咖啡豆挑開(果皮富含酵素,可施肥)

拿去曬乾(烈日下約2到3天,冬季可能要5-7天),簡單的實驗是採收6.25公斤的果實,去果皮後剩下3公斤,30度以上豔陽下曝曬1天剩2公斤,再曬一天1.8公斤,再曬一天1.6公斤,約25%。務必要曬乾,不可含水氣,有一說是含水量20%,但手邊無測量儀器,經驗顯示曬到外殼看來白白就OK,否則藏放時會發霉。

乾燥後的咖啡豆(尚未去殼)可長期保存(有需要享用時再烘培)

待要烘豆時,開始去殼,因採用果汁機,必須先製作調速開關(電子材料店買進調整傳統燈泡亮度的旋鈕開關。即下圖開關盒右邊旋鈕,最好買高瓦數500瓦的,數十元,另外買一個一般的插電盒子,將兩個組合起來),以控制果汁機轉速,避免果汁機的轉速過高,而擊碎咖啡豆,除非現有的果汁機可多段控制轉速,

將咖啡豆倒入果汁機後,選擇適當轉速開始運轉

理想狀況是殼已被擊碎,但咖啡豆仍完好,再用吹風機或風扇吹開比重較低的殼,留下生豆。

以古法拋殼,也有人用吹風機或電風扇吹殼

進入烘豆程序,烘豆是門經驗學問,可慢慢揣摩,成敗關鍵在此,預熱後下豆,可留意烘培曲線(網路資料可搜尋),一爆二爆,最後是烘豆色澤,看個人喜好,最後下豆。下圖的烘豆機模擬古法手工炒豆方式,全白鐵製,適合家用與營業用,台中豐原廠家(http://www.siangcyuan.com.tw/)製造,非常好用,當時入手價位約13000元。烘豆時會產生濃濃撲鼻的咖啡味。

過度烘陪會產生油脂,黑黑亮亮,咖啡味較重,但有點苦味,看個人喜好,圖片的烘豆對我而言已太過了

色澤或烘培過淺,則咖啡味較單薄,喝起來像花生,不到位,圖片中的烘豆尚屬適中,嚴格說來是淡了一點。下圖盛載咖啡豆的是散熱風扇,同樣於上述烘豆機的廠家一次購足,可將下豆時的高溫迅速排除。

最後研磨,研磨機有兩種,研磨機器中一般屬低階機種,是以刀片攪碎,中階以上則以大齒輪研磨之方式搗碎,前者因高轉速容易產生高溫而破壞咖啡豆本質,後者又以齒輪大小與馬達馬力區分等級,高階機種(1萬元以上)以大齒輪配合大馬力,可以極低轉速就搗碎咖啡豆,不會產生高溫,降低咖啡豆在研磨過程中產生質變的不良結果,我買的是市面常見,COSTCO有賣的飛馬牌磨豆機,屬入門的基本款,價位2500元。

最後,最後終於可以愜意地享受純粹台灣製的咖啡,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享受了。請注意,長期保存建議以含殼的生豆形式貯藏,不夠享用時再逐次烘培磨粉較佳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ENA的DIY世界 的頭像
    SENA的DIY世界

    SENA的部落格

    SENA的DIY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